實現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的系統化管理,形成智能化水務信息系統是第一步。依托于進一步的資源整合,實現信息共享,形成集水質監測、防洪抗旱和城市管理的綜合指揮平臺,從而達到“智慧”的狀態,才能真正進入水務信息發展的高級階段,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信息化服務。
中國第一個“智慧水務實驗基地”在上海建成?;卣嫉?50畝,擁有大型供水設施和設備20余臺,各類硬件傳感器200多臺,管道系統5000余米。同時,結合前沿的AI智能算法等技術,可以為大型供水系統提供精確的仿真實驗,推動智慧水務快速可落地的發展。
“智慧水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漏水的發生,實時監測水質的變化,保護水資源,正蓬勃發展。目前,國家正積極推進節水技術在各行業的推廣和綜合應用,爭取早日推進節水技術的應用及產業化。
摘自 水質星球
截至2020年6月,我國新注冊成立在業水務公司37600家,智慧水務的水務公司潛在客戶市場大,未來有很大的開拓空間。
摘自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智慧水務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基礎設施建設、智能化管理建設、智慧化水務應用服務。
四大體系(5+1+3):
5大監測體系-水資源調配、供排水、水生態、防汛抗旱、水資源利用
1個云數據中心:水務地理信息、防汛信息、水資源綜合信息、水土保持、供排水及管網、氣象及國民經濟數據等
3類應用:業務支撐平臺、政務管理、民生服務
水環境管理
水環境監測預警通過自動采集水質監測數據、實時監測城市河道水質、遠程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及時預警水質異常,從而輔助監管部門及時、準確地掌握城市水體的水質狀況和動態變化趨勢,為解決跨界污染糾紛、污染事故預警以及管理與保護城市水環境提供科學依據。
防洪抗旱管理
應急決策能夠結合實際降雨或降雨預報,對洪澇進行精細化的數值模擬,為用戶提供洪澇災害的演進過程、影響范圍、受災面積等信息,結合社會經濟信息,提供洪澇災情的分析評估,為防汛部門提供防汛排澇決策支持。
摘自 深圳物聯環保有限公司
由博彥科技物聯網團隊參與實施的水泵物聯網平臺項目近期按時完工,通過整合云計算、大數據和GIS地理信息等技術,從水源、水廠到管網、用戶進行監測數據采集監控,打造智慧水務管控一體化系統。
本次博彥科技與知名制造泵、閥和流體輸送系統企業上海連成集團展開合作,項目實施內容以自動抄表到租戶管網監控為基礎,實現供水動態調度和智能分析,保障用水安全,積極降低成本。
物聯網平臺建設模塊包括全項目駕駛艙、設備GIS地圖、設備信息管理、設備遠程控制、能耗管理、設備報警管理、設備維保管理等核心功能。以應用移動化、平臺云端化、管理數據化為目標,使水泵設備的管理更加智能化、有效化。
水泵物聯網平臺建設項目能使運維人員遠程查看每一臺設備的運行情況,實時遠程控制任意一臺設備的運行參數。當設備遇到問題,可以遠程查看現場視頻,初步分析問題,第一時間找到解決方法,充分簡化了客戶管理水泵的流程,大大縮短設備維修時間,節約能源消耗和運營成本。